关灯
护眼
    老人由女儿、侄子、侄媳妇陪伴而来。请老人入座后,晚辈们互相自我介绍,张三尊称对方大叔,大姐,大哥,大嫂。

    “大姐电话里再三嘱咐我,大叔回乡一定照顾好,更何况是我母亲的朋友。看到大叔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真是我们晚辈的福分!”张三寒暄。

    “看到你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我就高兴!高兴!这小伙子你坐到爷爷身边来!过来吧!我在南昌退休十多年,这次回家看看,特别想看看景芳的孩子们。你小姨我们常联系,但她前年去世了,所以我有你大姐静云的电话。我年轻读书时,受过不少你母亲的资助,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忘不了的。所以我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来,看看她的后人。”

    老人说说哽咽,激动了。坐在旁边的张三亲切地拍拍他手心,安抚他。

    “爸,您慢慢说啊!”另一侧的女儿微笑道。

    菜没上,*就来了。张三赶忙把话接过来,让老人平静一会。

    “大叔返乡我激动,让我想起母亲来。她走的时候我还小,所以母亲形象在我脑海里,永远那么美丽善良。大叔的气韵修养如浴春风,反过来又增添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我们全家热烈欢迎,并希望您以后经常回家看看,您的到来是我们晚辈的福气和乐趣。”

    老人女儿带头鼓掌,说道:“三弟,你再讲我爸会哭的。”

    小志一字一句听着,佩服张三嘴皮子。文雅粗俗在他嘴巴里切换自如,今晚当然是文明日了。大叔的侄子大哥在某局工作,与小志攀谈上,俩人居然找到共同的熟人,关系顿时随和起来。嫂子在高中教书,他们的女儿刚毕业在找工作。

    崽崽安静地坐着,没汁没味,心里嘀咕何时开饭?

    “景芳的三个孩子挺出息,让人羡慕欣慰啊!这小伙子,叫什么来着?学习不错吧?让餐厅快点上菜,孩子该饿了!”

    “叫张图,学习还可以。”小志马上应答。

    “学习肯定好!这个遗传很强大的!他奶奶在我们班里学习就好,字也好。”

    “大叔你们是同学了?”张三好奇。

    “对呀!中学同学。当时我住校,家里在乡下。你母亲那时候相当出名,长得好穿得好学得好。我们男生做梦都想着和她坐同桌。”

    “莫非大叔你俩同桌?和我妈?”张三问。

    “小子你可猜对了!”老人眼神一亮:“我俩同桌两年多。我家条件差,住校伙食不好,你母亲常给我带些好吃的。记得一年冬天,我头一次吃到了她带给我的一个果子,后来知道那叫橘子。”

    先上来四道菜,可以开宴了。张三带了一瓶白酒一瓶干红,大伙随意。

    大家熟络就不再拘束,小志也免去了夹菜烦恼。场面上要给足张三面子,回到家怎么耍都成,这个礼数十多年前俩口子就协商好了。

    张三起身,给大叔和各位客人斟上酒,讲了段热情洋溢的祝酒辞,大伙举杯干了一杯酒。

    彼此熟悉后,气氛热烈起来。

    “你母亲爱吃橘子,所以我在江西工作后,每年冬天都托人给她带箱橘子。”老人继续讲。

    “这么说,小时候我们仨孩子应该吃过大叔的橘子。”

    “那时候运输忒不方便,橘子在东北显得金贵。当年我水利学院毕业前,去江西实习,看到漫山遍野的橘子树,我就想到了你母亲给我的第一枚橘子,印象深刻太好吃了,所以就要求分配到南昌了。”

    “哎呦,没想到我妈一个橘子影响到大叔分配去向。叔啊,小三喝了酒冒失,冒昧一问,我能不能这么推测,那时我妈看上您了?”

    在座的抿嘴笑,眼光齐刷刷看向老者。

    “怎么说呢?好像不是。”老人有些扭捏,想想道:“今晚喝酒了我也吐吐真言,当时吧,是我看上你母亲了,可一直憋在肚里没敢说。我是乡巴佬她是大户人家,条件实在差太远。应该说我那时候因为穷,她可怜我倒是真的。还有我学习好,全校总是前几名,这个你母亲佩服我。”

    “绝对不是一厢情愿,我妈绝对有那意思。大叔你勇敢点呗!”张三鼓励。

    “今晚我都勇敢了,小三。”老者笑:“那时候追你母亲有好几个男生,不乏品学兼优家境好的。”

    “二叔,现在这样的女生叫校花。”侄子媳妇说。

    “世事难料啊大叔,你那时找个酒馆喝顿酒壮壮胆,向我妈一表白,也许你俩就成了。”张三假设。

    全桌大笑。

    “难道不是吗?绝对两厢情愿,这就好办!”张三反问。

    “我和我爸回家的路上,他说他年轻时暗恋过一个姑娘。”女儿插言道:“我爸说,在他求学最困难时期,你母亲给了他鼓励和支持,甚至大学时期也得到过你母亲的资助。”

    “大姐,这表明,那时候我妈对大叔有意应该板上钉钉。我们小时候多艰苦啊,更何况他们那个年代,邮钱邮粮票等于饿自个肚子。再说一厢情愿谁信啊!”张三拍拍大叔手心:“叔,后来怎么就不了了之了?我们晚辈都很好奇,讲讲呗!”

    老人看了看大家迫切的目光:“我们两地读书,时常有书信往来,后来就突然中断了。你母亲中专年毕业后就结婚了,那时我还在读书,她总算来了信告诉我婚事。当时我很失落,为我也为她,结婚对她而言,应该很突然或者无奈。我这么说是一家之言,小三你别有什么想法。”大叔边说边给崽崽夹菜:“崽崽多吃。”

    崽崽立着耳朵偷听奶奶的故事,这也算校园文学。

    “想法?没有想法!你跟我妈成了的话,打小我天天有橘子吃。”张三调节气氛:“我记得我小姨说过,我爸我妈是包办婚姻。”

    大家被张三的胡话逗笑了,“你这个臭小子!”大叔戳戳张三脑壳。

    “再往后呢?”张三鼓励大叔。

    “既然结婚了,我再也没问过你母亲,其实这辈子,我一直想知道她突然嫁人的原因。为你母亲好,我后来极少联系她,最后连信件都没有,就是托人捎带一、两箱橘子。前些年我忍不住问你小姨,她告诉了我实情,你父母婚姻是你爷爷和姥爷商定的,打小他俩就订了娃娃亲。”

    “我小爷讲过,我父母两家是世交。”张三说道。

    “我这次回来,看看老叔。你小姨说过这些年一直你带他。”

    “总的来讲,小爷身体还不错,当然过一年是一年。明早送医院安排他复查。大叔你们认识?”张三问。

    “只听说没见过。哦,对了,其实你父母婚姻是你小爷给定的。”

    “这他说过。”

    “我和小三也是小爷定下的,老爷子当了两代红娘。”小志自豪插嘴。

    “这么巧!”大嫂惊讶,继续道:“听说他是老领导,不知道是你们家的。”

    “大嫂,小志爷爷和小爷是战友,打小我就知道媳妇是她了!”张三又对大叔问道:“大叔,话说回来,小爷怎么能替我父母包办婚姻?按理子女婚姻大事,应该我爷爷说了算吧?”

    老者接过话,道:“我说说,不过我说的是你小姨给我讲的,还有前两年,我和你爸在你大姐家见面聊的。是这样,你们张家闯关东后一直垦荒,东北全境赶走鬼子后,你们张家陆陆续续进了城里,于是与你姥爷家接触多起来。你爷爷是开火车的,你姥爷是做买卖的,他俩认识早,关系也好。”

    “小爷讲过,他说我父亲上学堂马车接送。”张三补充。

    “是这样。你母亲上学也这样,我当时见过。”

    “酷!拉风!”崽崽羡慕。

    “酷拉风?”大叔不明白含义。

    “就是威风!流行语。”嫂子解释。

    “对,是酷拉风!说到哪了?对,说到你小爷做主。你亲爷爷从小就喜欢机械。所以家里就由着他意愿,把他送去了北平读书。你爷爷这一拨他老大,下有一弟,弟弟就是老叔老人家。~~~当时大家族都人丁兴旺,传承不缺人手,何况你们这一支又是二房。在你爷爷这辈当中,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太爷大房的三儿子,在北平读书,卢沟桥后去了延安,解放后在郑州工作,另一个是老叔,他一直在部队。”老人说起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