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据臣所知,数十名宫女,在被太妃遣至冷宫的第二日竟悉数离奇死亡,”张天鉴拱手一拜,而后面对着朝臣,痛心疾首,“而这一切根源,不过因为她们窥破了妖人的勾当。”

    遽然,平息下的众官员再次沸腾起来,他们言辞凿凿,义愤填膺地控诉着我的暴行。

    “此等嗜血的逆天妖物,须得火祭,方能平息天怒。”

    “三月春旱,实乃上天之警啊。”

    。。。。。。。。

    阶下,场中的议论声越来越嘈杂,仿佛街头的菜市场,多了一丝凛然,少了几分坦然。

    “张天鉴消息倒是灵通。”伊柊奇怪的腔调陡然响起,惊得怒发冲冠、言辞灼灼的众官员一阵沉默。

    我侧目,便见伊柊愤懑难忍,眸中满是嗔怒。

    “老臣身居天鉴之位,自是能够知常人所不能知,否则,又如何能够传达上天之意。”

    张天鉴不以为讽反以为荣,笑意可掬地看着伊柊。

    闻言,下首中,有的官员不住点头,眼中满是崇拜之情;而有的官员则是面露鄙色,好似并不待见张天鉴的狂傲。但不管如何,他们此番能够能够来此,且同是为天下苍生跪请懿旨,那他们便是一条船上的人,谁也不会做拆船之事。

    “张天鉴言辞凿凿,却不知有何证据证明那些宫女乃太妃所杀,”看着下面貌合神离,各有算计的官员,伊柊向我微微颔首,而后快速掩下怒色,“况则,不过犯事的宫女,张天鉴不好好领悟上天的旨意,反而关注此等小事。”

    “皇室之事乃天下之事,岂可言小,”张天鉴看着我,含沙射影地说道,“皇上和太后肩负天下,若是妖人作祟,加害皇室之人,天下岂不大乱。”

    “太后,请下旨彻查此事,若是有妖物在宫中作祟,皇室危矣。”一名官员扑通跪地,满心虔诚地叩首。

    “哈哈,”伊柊冷笑两声,冷眸一转,看着下首的百官,“后宫之事皆由皇后所掌,发生此等血案,哀家正要好好问问呢。”

    瞬间,张天鉴吃瘪的看着伊柊,尴尬地直抚山羊胡须,颤抖的双唇微张,欲语未言。

    “张天鉴也得尽心帮助皇后尽早查清此事,毕竟这孩子还是你的侄女呢。”见此,伊柊趁势追击,“再则,哀家和皇上不还有能够预知天意的张天鉴,又有何后顾之忧。”

    一时间,满场皆寂,有的官员接头交耳,议论纷纷;有的则笑看着脸色铁青的张天鉴。

    突然,宫门外响起一阵繁乱的脚步声,惊碎了漫长的寂静。

    众人不由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内侍监匆匆跑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怪异的中年男子,两人行色匆匆,面上皆带着惶恐之色。

    不由地,一众官员纷纷将视线集中在那两人身上,尤其是后面的中年男子。

    而那男子自进入宫门之时起,疾行的身子便有些颤抖。此刻,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只见他动作变得更加颤颤巍巍,迈上阶梯时甚至差一点摔倒在地。

    顿时,那人的动作引得一众官员发笑,剑拔弩张的氛围瞬间消弭不少。

    我看了看张天鉴的神情,只见他看到那内侍监的瞬间,面上的神情微微一滞,即便是引得满场大笑的举动都未曾让他的神情稍稍放松。

    片刻后,他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匆匆移开目光,却在空中与我的目光相遇。见我看着他,张天鉴面上更是一阵不自在,眼神闪躲地避开我的探量的目光。

    “请皇太后安。”

    两人立于阶梯之下,揖首而拜。

    俯首望去,那跪于前的内侍监神色淡然,全然没有被此番阵仗所影响,仿佛已经司空见惯;反观他那身后的那人,却是浑身颤抖着,头更是深深伏在大理石上。

    “放肆,没看见哀家正在和众卿家议事,还不快快退下。”

    伊柊毕竟是身处后宫之人,见惯各人神色。从两人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时,她的面色便为得阴沉,紧紧地盯着行在前面的内侍监。

    闻言,那后面的人颤抖的更加厉害,甚至紧张的都不敢呼吸。

    反而,那内侍监却面带笑意的抬起头来,保持着低于伊柊的视线的位置,“奴才发现一怪异之事,担心与上天示警一事有关,便越矩觐见,还望太后恕罪。”

    瞬间,只见张天鉴挫败的眼神瞬间恢复光彩,不由抬首看了看伊柊,袖中的手紧紧握住袖口,仿佛看见了光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