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

    是夜,周妈妈将苏梅亲书的信笺寄出,本打算去宝阁清点一下财物,未料门房丫头来报,苏赞来访。周妈妈大是吃惊,难不成苏梅要去毓京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这信才刚送出去而已。

    实际上,苏赞今日是来县城巡视秋季收成情况的。巡视完青城时,正好到了下衙时间。原本青城县令已安排好衙门厢房给苏赞临时居住。但苏赞想来看望苏梅,于是就谢绝了,只让县令安排好明日前往安平县的车程。

    换上轻便的大袖衫,苏赞领着随侍玄忠、近身仲离、伏民造访“遗世山庄”。踏进山庄时已是酉时,夜已黑透。毗邻“青承山”的庄子泛起了秋日微凉,初秋的风吹得梅树飒飒作响,像山里人的浅唱轻吟,让人有一窥究竟的欲望。

    此时,苏桂、苏梅已用饭完毕,正聚在东厢里听小如蔚背诗。小丫头稚声灼灼的念完了《静夜思》、《游子吟》、《悯农》、《咏鹅》、《春晓》、《相思》跟新学会的《归园田居》,缠着苏桂要夸奖。苏梅让梦楠把今儿个特地给如蔚捏制的兔型梅子糕拿过来,把小丫头给乐得合不拢嘴,狗腿的抱着苏梅腿弯直说姑姑对我最好了。

    周妈妈把苏赞请进东厢时,如蔚正抱着她的兔型梅子糕乐呵,满屋子跳着叫道要把糕点带回去给四哥哥看,逗得几个大人哭笑不得。

    闹得正欢之际,东厢房外忽然响起脚步声漫漫。不多时,风尘仆仆的苏赞被引进了屋。突然出现的身影,让原有的愉悦笑声噶然而止,苏桂、苏梅不约而同打量着苏赞,对他的忽然出现颇为惊讶。小如蔚则僵在一边,盯着陌生的苏赞有些不知所措。

    苏赞尴尬万分,明明刚刚在外头听着厢房里欢声笑语闹腾得厉害。本以为进来时看到的应该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然而当他踏进屋时,笑声没了不止,连两个姐姐看他的目光都充满了惊异,女儿就更不用说了。小如蔚一脸微惧又不自在的表情,让苏赞十分挫败。当爹当到他这个份上,苏赞是既内疚又自责。

    当然,虽然苏赞打心底里不愿承认今晚是因为苏桂在山庄才特意赶过来,但事实上就是这样。不请自来、突然临门,收到两个长姐这样那样的目光,苏赞只能认命接受。

    礼数周到的周妈妈一见气氛不对,轻轻的咳了一声,恭敬道:“夜露深沉,赞老爷一路辛苦了。快些坐下歇息。老婆子去给您泡壶热腾腾的梅子茶驱驱寒。”

    苏梅回过神来,连忙吩咐道:“妈妈也别吝啬,快些把今儿个刚出炉的梅子糕端上来让赞弟尝尝。赞弟怕是许久没尝过你做的新鲜梅子糕了。”

    周妈妈连连称是,福了福身子就出去了。

    苏赞习惯性地迈步往右首太师椅就座。小如蔚一见苏赞离自己越来越近,小拳头握紧碟子,三步并作两步就往苏桂身边跑。虽不至于跟之前一样怕得尖叫连连,但这层浓厚的疏离感让苏赞不免心头一紧。

    苏桂冲苏赞微微一笑,道:“弟弟今日怎的有空来青城?之前听弟妹说,自从陛下复位,衙门公务堆积如山,你日日不得空,连公休也取消了。”

    苏赞勉强扯出一丝笑容,站定到右首太师椅边,微微倾身作了一揖,落座后缓声道:“确实如此。七月以来,衙门的事务繁多,公休也都消掉了。原本每年八月初都应该到县城巡视收成情况,但今年八月实在过于忙碌,就延迟到月底了。今日正好来青城,就想着来看望大姐。我听夫人说,姐姐走的时候把林大夫也带走了。想是让林大夫来给大姐诊治宿疾的吧?大姐这病,林大夫怎么说,可有医治之法?”

    苏桂闻之点点头,谈起林大夫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誉和肯定,把林大夫从头发丝夸到脚趾头不止,顺带感谢了桂氏一番,赞扬桂氏慧眼识人,苏府管事行事得力。

    苏赞听完后欣慰了不少,又对苏梅表示了一番关切之情。姐弟两许久未见,一时间倒是聊得颇为起劲。

    周妈妈在片刻后端上来味道浓郁的梅子茶和梅子糕请苏赞享用。闻到香味的如蔚从苏桂腿边探头出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右首桌案上冒着热气的点心盘子。

    苏梅指了指热气腾腾的点心盘子,微笑道:“赞弟快些尝尝这梅子糕,下午周妈妈她们亲做的,新鲜得很。最近梅子长得正是时候,很适合和面做糕点,做出来的梅子糕味道相当的好。”

    苏赞拱手一礼,道:“多谢姐姐挂怀。下午经过平安街时就看到书坊挂出牌子说明日要售梅子糕,傍晚时遇到周掌柜,听他说已经预定好六七成出去了。弟弟今日可算托了姐姐的福,才能尝得周妈妈的手艺。”

    听到恭维,周妈妈忙不迭摆手谦虚道:“赞老爷可是折煞老婆子了。这身骨头,统共就那么点手艺,全献出来了才做得成这梅子糕。赞老爷何时想吃,差人来说一声即可,老婆子即刻做好给您送过去。”

    苏梅笑着接话道:“赞弟若是不嫌弃,明日出发前,让周妈妈给你捎上些,也好路上解饿。梅子茶也带上两三壶,配着梅子糕吃,味道相当好。倘若担心太招摇,就让吉祥、如意给分小包、小瓶放进食盒里,全当充饥食用了。”

    苏赞连忙站起身,对苏梅恭敬的作揖表示感谢,眼角冷不丁就瞧见苏桂脚边的小丫头望着点心盘子那期盼万分的小眼神,不禁有些好笑。一坐下,苏赞就拿起最上面冒着热气的一块梅子糕向如蔚的方向递去,一边柔声道:“来,蔚儿,爹爹把这点心给你。拿着吃吧。”

    如蔚抬头望向苏桂,扯着姑姑裙角以作请示。哪知苏桂一点反应也没有,光顾着喝茶。小丫头失落了一小会儿,拿还是不拿的念头在心里默默挣扎了半天,最终,吃到美食的欲望打败了所有的恐惧和担心,小腿一迈,扑腾两下就朝苏赞跑去,小心翼翼的从苏赞手里接过糕点,转身又往苏桂身边跑。忽的,小丫头似乎想起了什么,跑了两步又折回来苏赞身边,朗声道了句“谢谢。”

    苏赞霎时间心头一紧,心里好一阵的感慨澎湃。

    苏桂瞧着差不多了,就不再装无视,忍俊不禁道:“蔚儿,你可还记得今晚晚饭时自己吃了多少梅子糕了?这样吃下去,若得积食之症,姑姑可不管你了。”

    小如蔚嘴巴一扁,小声道:“我……我……我再吃一块就好了。一块嘛,姑姑……。”一边说,一边还摆出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这委屈巴巴的小脸蛋,我见犹怜,任是谁瞧了,怕都责怪不下去。

    周妈妈见之,忙道:“白夫人不必担心。我这就让厨房冲泡好解腹温茶,一会儿给蔚姑娘服下。解腹茶温和开胃,大人小孩喝着都好,断不会造成积食。”

    苏桂满意的点点头,道:“这就好。云妈妈,把蔚儿带回房去沐浴更衣,喝了解腹茶,就哄她早些睡觉。”

    云妈妈点头称是,领着如蔚退了出去。

    (二)

    秋夜飒凉,屋外秋风瑟瑟。厢房里,苏赞喝了几口梅子茶润了润喉,吃着梅子糕又与苏梅回忆了一番这几年的时光。半个时辰下来,苏桂发现苏赞往她这里瞟了不下十次,但见自己一直不参与他们姐弟两人的谈话,脸上虽有急色,可却没有强行追问。就冲这点,苏桂觉得苏赞对她还是很有心的。明明很着急嗣子位一事,但又不敢穷追猛打轻易开罪她,态度万分恭顺不说,连说话都听得出来是往脑子里过三遍才说出口,生怕错词影响了姐弟关系,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