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

    尤平富商苏福竣是小齐朝知名丝绸商人苏其高的庶三子,其祖上一脉为苏氏茂山公。因其母族、妻舅均出自尤平当地大户曲氏家族,因而分家后,苏福竣举家迁到了尤平。尚文二十八年,因其子苏达安致亲子亡故,苏福竣彻底沦为尤平笑柄。曲氏家族自此与苏福竣断了联系。大和四年,苏福竣故交庄子奇家族发生嫡子和老太爷相继去世的事件。而此事的背后,始作俑者为孙女苏榕以及次子苏迢安府上主事的陈姨娘。苏迢安维护亲女的态度,让苏福竣毅然决然的与之断绝了关系,带着孙女苏柳搬去了南方,避居于温泉山下,已有十来年。

    此次,伯父苏进安凭借一纸书信请动了祖父苏福竣,别说苏桂,就是整个苏氏家族,至今仍为此事感到震惊。苏桂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祖父能离开久居多年的山庄踏进毓京。

    明堂请安结束后,苏柳带着苏桂、白正春和如蔚来到伯府偏西的一处别院看望祖父苏福竣。自三年前战乱闭关后,苏桂已有数年未见祖父。祖孙两久别重逢,聊得甚是欢欣。高大英俊的曾外孙白正春、乖巧懂事的从侄孙女苏如蔚,更是让苏福竣眼前一亮,连赏了兄妹两好些东西。捧着小金袋不住发问的小如蔚,逗得苏福竣哈哈直笑,连夸苏桂教养得好。小小的两进别院,响起了久违的笑声,让刚踏进内院的苏进安愣了愣,禁不住止了脚步。

    扶在苏进安一侧的应氏随之停下步子,望了望不远处的别院,不解的问道:“祖父怎么了?可是身子有不适?”

    苏进安缓缓地摇了摇头,道:“孙媳你听,你曾伯祖父笑得多高兴。自从他来了府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别说见客,就是话,也没听他多说几句。如今你桂姑姑来了,不止说了话,还笑得这么开心。想想之前你叔祖父来府上时,可没这待遇。”

    应氏并不清楚苏福竣、苏迢安父子的过往恩怨,只知道曾伯祖父似乎十分不喜欢叔祖父,此前叔祖父多次来访都被拒在门外,叔祖父家的几位叔父也曾轮番上门来劝说,可都被下人拦在院门处。刚刚看堂姑姑苏柳热情的“邀请”苏桂来后院,她还担心苏桂又要吃闭门羹。没想到的是,曾伯祖父对苏桂姑姑非同一般。苏桂进得去别院不止,还把他老人家哄得十分开心,真是让人意外。“都说这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讲究缘分。孙媳想,许是两位堂姑姑和曾伯祖父有缘。至于叔祖父,毕竟血浓于水,孙媳相信总有一日,曾伯祖父会谅解叔祖父的。”

    尤平庄家的事情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苏进安早年也是有所耳闻。不得不说,苏桂确实是个妙人。作为苏家女儿,她对上尊重对下亲厚,庶女出身却不负自卑,嫁的好人家子孙棉厚不说,还能在夫婿亡故后撑起家族事业。苏家血统给了苏家人良好的经营头脑,而苏桂却是将之发挥到极致的人。别说两位伯父,就是固守亲疏嫡庶的亲侄儿苏赏,提起苏桂也是赞誉有加。据说当年尤平庄家之祸之所以能够摆平是多亏了苏桂的从中斡旋和力挽狂澜。若真是如此,也就不外乎伯父谁都不待见偏生瞧得上她。想了想,苏进安轻叹一声道:“这桂丫头,确实是人中龙凤。怪不得三伯见了她能这么高兴。瞧她的长公子被教养得,应答得体,守礼知事。刚刚在明堂里,你两位姑祖母家的表伯父和表叔父,可不知往人家公子身上瞟了多少遍。”

    提起白正春,应氏作为同辈女眷,自是不适合多加评价,只道:“这些日子见了这么多叔伯表亲,孙媳也觉得桂姑姑非常值得人佩服。不说其他,蔚妹妹小小年纪,就耳濡目染了姑姑的谦和守礼。看她豆丁点大,在大堂上不哭不闹,安静站在一旁等姑姑叫唤。让她上来行礼,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半点不见怯懦,实在出色。若放儿能学得她五成,该是多好。”想到如蔚不过虚长儿子一岁,却无半分顽皮淘气。明明是商贾之家教养出来的,可会客时的乖巧伶俐却不输他人分毫,应氏就又生发出几丝感慨和艳羡。若是可以,她想向苏桂讨教教养子女之法,好日后能好好教导儿子。

    说到曾孙思放,苏进安的眉梢染了一层愉悦。这三年来唯一能给他安慰的,也就只有小孙儿的平安出生。可是,除了这个小曾孙,想到被乱兵伤了脸的孙女如若、吓哑了的孙女如茵,以及尚待字闺中的外孙女淑琴,苏进安便又满怀心酸。

    忽的灵光一闪,一个“诡异”的想法冒了出来。苏进安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就拉住应氏的衣袖,急切的问道:“淑琴今日可有过来府里?”

    应氏呆了呆,道:“自是有的。淑琴妹妹今天一早就来府里了,还跟您请过安,祖父您忘了吗?”

    苏进安此刻很难有这个心思去回忆外孙女是否早上来请过安,只喘着气问道:“淑琴现在何处?”

    “该是在东院陪着如茵妹妹吧。”应氏全然不知苏进安心里打什么算盘,只知道眼前的祖父情绪波动得很厉害,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苏进安闻之,瞬间眼神澄亮,喃喃自语道:“在府里就好,在府里就好。”话毕,苏进安枯瘦的手猛然抓住应氏纤细的手臂,兴奋道:“孙媳,你且去厨房,准备些新鲜瓜果送到‘碧霞亭’来。昨日你赏婶娘差人送了些鲜番梨和贡果,也一并给摆到果盘上去。”

    应氏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点点头应下,吩咐完下人好好伺候苏进安后便带着贴身丫鬟离开。

    苏进安挥手唤来身后的随侍丫鬟,吩咐道:“你且去‘翠语轩’,看看淑琴小姐在不在。如果在,就把淑琴小姐请到‘碧霞亭’来。倘若淑琴小姐询问起,就说我有事找她。若是在‘翠语轩’找不到人,就去‘寒玉轩’里找。总之,务必要把淑琴小姐给我找来。可记下了?”

    随侍丫鬟点头如捣蒜。

    “行了,快去吧。”

    随侍丫鬟福了福身,转身就要小跑向东边的“翠语轩”,却不想刚跑开两步就被苏进安叫回来。苏进安吩咐侍于右下首的另一个着亚麻襦裙的高个丫头随她一同去,连同“翠语轩”的如茵小姐、“寒玉轩”的如若小姐也一起请过来。小丫鬟心里一阵嘀咕——如茵小姐不是怕见生人吗?如若小姐自从三年前伤了脸基本处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请她二人前来,可比请淑琴小姐难上万倍。不过既然主子吩咐了,当下人的就没有推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