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戛纳《日照重庆》展厅。

    电影结束后展厅内一片掌声,不过无论是其响度和持续时间,都和《情书》场没法比就是了。

    而且,这个展厅里多半都是天朝人。

    此时,他们看着电影的主创团队方向,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国内的瓜已经传到了戛纳这边,在这种“水火不容”的形式下,秦慕楚竟然出现在了《日照重庆》展厅,并且还跟主创团队坐在一起。

    “媒体瞎说的,还是和好了,这也太快了吧,才两天啊。”

    “怎么可能和好,现在还吵得沸沸扬扬……你没看就秦慕楚一个人来参加首映吗?《情书》剧组其他人都没来,而且娄晔、贾樟可也没来……”

    “也是,哎,他们走了,要不上去要个签名合照……”

    展厅外,秦慕楚笑着道:

    “很好的电影。”

    《日照重庆》乍一听名字以为是部关于城市的纪录片,但实际上说得是父爱。

    很纯粹的文艺片,画面风格也是浓浓的第六代导演风格,偏记录片写实的那种。

    电影在水准之上,可要说有多惊艳,也没有。

    至于夸这部电影“很好”……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过奖了,过奖了。”

    王晓帅笑容满面,他对这部电影倒是挺满意的。

    客气一下后,发出邀请:

    “秦导,一会儿一起去吃个饭?”

    “不了,一会儿还有事,下次吧。”

    秦慕楚摇摇手。

    语气虽然客气,但态度很坚定。

    要是在两天前,王晓帅肯定得再劝一劝,可现在,几人关系有些尴尬,不好多说。

    可既然秦慕楚不去吃饭,有些话就得在这儿说了。

    碰了碰秦慕楚,指了一处:

    “秦导,咱们到那儿去一下?”

    见王晓帅这样子,秦慕楚几乎猜到他要干什么,点头跟去。

    “说实话,秦导今天能来,我挺惊讶的。”

    子义看着两人的背影说道。

    “采访娄导他们也不是有心的,就那么一句话,谁知道媒体乱炒作,真踏马一群……”

    秦皓忍着没把脏话完全飙出来。

    出了娄晔和秦慕楚这事,他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最是难受。

    本来大家都是朋友,现在这么一弄,见面都尴尬。

    这不,从他口中得知秦慕楚今天会来参加首映,娄晔就没来,怕一个人不来太刻意,又拉着贾樟可也没来。

    倒不是心怀记恨,得知自己一句话引发这么大舆论后,他也打秦慕楚电话解释了,且得到了“没事”的答复。

    可还是有些愧疚,不好意思见面。

    毕竟说到底,这事因他而起。

    当时采访的时候他确实带着些怨气,所以提了秦慕楚、张一谋,可绝对没想搞出这么大风波。

    他点了个火星,可现在成了燎原之火,有心灭火,却已不受他控制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一旁的范水水则目光闪烁,一言不发。

    严格说起来,她也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

    “龙袍”这本该起码占据两三天头条的新闻,第二天就看不见了,和预期达到的效果差了不少。

    “秦导,那就再见了。”

    正想着,那边传来王晓帅的声音,他和秦慕楚已经聊完,一起向这边走来。

    “再见。”

    秦慕楚挥挥手,打了声招呼便径直向电影宫外走去。

    ……

    回到酒店,曾离几人都还没回来。

    不同于娄晔不参加《日照重庆》是因为怕见面尴尬,她们三人不去原因就简单而纯粹。

    不爽娄晔几人。

    相比参加首映,她们更愿意去逛街购物。

    给曾离发了个信息问她们是回酒店还是在外面餐厅吃饭,便走到卧室。

    书桌上有纸笔,翻开笔记本,上面写得密密麻麻。

    他和王晓帅说有事不是瞎说的,这个“事”就是写剧本。

    一个受到这两天事件启发而想出的剧本。

    两天的创作,这个剧本只剩下结尾没完成。

    之所以能这么快,主要是因为这并非标准的电影、电视剧剧本,要是较真的话这根本就不算剧本,更类似于故事或者短篇。

    如果要拿去拍摄的话,肯定还得改编一番,使其剧本化。

    花了半小时,把故事的结尾写完,又看了眼曾离给回的短信,他便带着笔记本出了酒店。

    “这儿。”

    餐厅里,张沫站起来挥挥手。

    “曾离她们呢?”

    秦慕楚走了过去,见只有张沫一个人问道。

    “离姐她们去逛街了,一会儿来,我上午没一起,去看电影了。”

    张沫解释了句,又把菜单递过去。

    秦慕楚接过菜单,没有立刻点菜,让过来的服务员过会儿再来后,把手中的笔记本递给张沫:

    “写的一个故事,感兴趣的话你拍试试。”

    没错,这个故事是打算给张沫拍的,真要是自己拍他就直接写剧本了。

    “我拍?”

    张沫看着秦慕楚递来的笔记本,瞪大的眼睛中写满了惊讶。

    “嗯,不想要?”

    秦慕楚笑道。

    张沫咽了咽口水。

    谁会不想要秦慕楚写的剧本,那可是质量的保障。

    可是,我能拍好吗?

    咬咬牙,她把本子推回去:

    “还是算了吧,我什么水平心里有数,现在拍电影还太勉强了,你写的剧本给我拍纯属糟蹋了。”

    说着,她又有些不舍地看着远去的笔记本,补充道:

    “等以后吧,我有能力拍好了你再给我写个……嗯,我拿我爸和你换。”

    好家伙,拿老谋子换剧本,哄堂大孝了属于是。

    这小棉袄估计都漏风漏成比基尼了。

    秦慕楚笑着摇了摇头:

    “以后的以后再说,这是微电影的剧本,你确定不要?”

    微电影?

    张沫愣了下。

    微电影就是缩小版的电影,时长很短,比起码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要简单得多。

    如果拍微电影的话……

    张沫眼睛一亮。

    教练,我可以!

    “要,肯定要。”

    一把从秦慕楚手上抢过笔记本,美滋滋地看了起来。

    秦慕楚又提醒道:

    “我只写了个剧情大概,具体的剧本改编还得你自己来,我听张导说你在美国学的就是编剧吧?”

    “嗯,这没问题。”

    张沫头也不抬,比了个OK的手势,目光锁定在笔记本之上。

    “多家媒体接到群众电话,大街上有一位母亲抱着婴儿,一步一磕头,立刻派记者前去采访。”

    母亲抱着婴儿磕头?

    张沫有些诧异,是关于母爱的吗?但是为什么要磕头?

    磕头这种行为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除了古装剧里,也就上坟祭祖和过年要压岁钱。

    再有就是……乞讨。

    她想起在街头偶尔能看见的一些乞讨者,缩在菜市场或者商场这一类场所的门口,脚下铺着一张纸,写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或是生病求钱,或是钱被偷了希望筹钱回家。

    好心人的钱就放在纸上,没次纸上的钱多了点,乞讨者就会磕个头。

    所以这位母亲抱着孩子磕头是因为孩子生病了,求钱看病?

    带着几分求证的期待,她继续看下去。

    “您好,请问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记者问。

    “孩子得了眼癌,我没钱给她治病。”母亲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