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色大亮,倾盆大雨不停的从天上落下。

    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小路上汇集成一条条的小溪。

    雨落在地面噼噼啪啪的声音惹得人心里烦躁。

    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家禽们躁动的声音。

    还有人声鼎沸的嘈杂声。

    此时的小山村路口,集结了大约七百多人。

    小山村的人基本都来齐了,除了六位老人家死活不愿意走的。

    他们觉得自己走不走都活不了太久了,还不如就此长眠在这生养他们的小村庄。

    他们家人们没办法,种种苦劝无果后只能留下些粮食,跟上大队伍。

    “狗蛋,赶紧的,把你们家的鸭子给我就地杀了带走,逃命的路上还带活物,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是隔壁小河村村长在训斥着他们村村民的声音。

    “不舍得杀的,就都给我退出队伍!没人有空等你们赶着鸭子鸡啥的跟上!”

    小河村村长,吴老头恨铁不成钢道。

    那日小山村村长家的苏二柱,苏三柱奔波了附近四个村子通知了他们的村长。

    当时听了的四个村子都颇有些不以为意,但是从昨日天没亮就开始一直下大雨后。

    心里有些慌的人家,终究是有些信了,就想着如果到时没事的话过几日就回来,如果真的出事了,那就是捡了一条命了。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都在看那些没凭没据就打算背井离乡的人笑话。

    其中两个村子的村长没信,不过他们村里还是得到了风声的,只有几户人家悄摸摸的收拾好,天还没亮就来到小山村路口等着。

    而隔壁的小河村和小南村的村长,则是选择了相信,各带着自己村里选择一起走的一百多口人来到小河村。

    相比起其他村子的乱糟糟来说,小山村要好得多,全村三百多口人,男女老少都在这了。

    既然选择了走,那就是选择了相信村长,所以在村长苏国华的指挥下,大家都井然有条的。

    有鸡鸭猪之类的人家,昨天就都杀了,腌上或者熏上保存了,舍不得也含泪杀了,既然决定了走,即便心里不甘,大家还是选择了杀,总比白瞎了好。

    大多数人家都是推着板车,上面满满当当的粮食,用油布盖着挡雨。

    衣服包裹之类的则是旁边的家人们打着伞,或者穿着蓑衣手上提着。

    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有牛,一户人家有驴子。

    有牛的是村长一家和老秀才一家,而有驴的则是村里卖豆腐的大娘家。

    苏珍珍家里地不多,所以没有买牛,平时苏盛卖猎物也是用的板车。

    此时他们一家正在队伍中间,板车上是他们家的粮食,也是盖了两层的油布挡着。

    板车上还放着穿了雨衣的二哥苏晨曦小朋友。

    至于大哥苏辰逸则是穿了雨衣跟着爹娘走路。

    苏盛推着板车,云氏穿着蓑衣抱着一岁半的苏珍珍。

    那天苏珍珍和家人们总共开出了五件雨衣,两件棉布裙。

    还有各种的食物,大米,包子,馒头,糖,鸡蛋和盐都得了些。

    其中盐是最多的,开一个盲盒里面足足有十斤盐,他们开出了两盒,够他们一家用好久了。

    一人一件雨衣,还剩了两件成人雨衣,至于棉布裙只能云氏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