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孙太后又问道:“礼部胡尚书选定了出使瓦剌的人吗?”

    朱祁钰摇了摇头,答道:“还未报上人选。”

    孙太后顿时又开始生气,厉声道:“这个老杂毛,陛下在也先手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他居然还敢拖着不办。郕王,你一会去礼部催催他,让他明日早朝就拿出正副使节人选来,否则就不要做礼部尚书了,到龙虎山跟张天师修炼去吧。”

    “儿臣遵旨。”朱祁钰立刻答道。

    孙太后又叮嘱道:“郕王啊,你也要用心理政,抓紧机会把陛下救回来,万万不可怠慢啊。”

    英宗果然是你的亲儿子啊。

    朱祁钰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立刻回答道:“儿臣遵旨。儿臣必当竭尽全力,争取尽早把陛下救回大明。”

    孙太后满意地点点头,让他下去了。

    第二天,孙太后召见朱祁钰的消息便在大臣之间传开。

    这件事对于武勋来说只是一个谈资,但是对于文臣们来说,这件事背后透露着说不出的意味。

    王直上朝的时候就听到有几个御史在午门外窃窃私语。

    “你说太后不是刚刚任命郕王监国么?这会招他觐见是商讨什么事情?”

    “谁知道呢?兴许是赎回陛下的事情吧。”

    “此事不是已经交给礼部胡尚书办理了么?应该不是此事。”

    “那你说能是什么事情?”

    “也许是问政吧!”

    “郕王已经成年,而且太后已经命他监国,能有什么政事需要太后过问的?”

    “你是说宋朝章献太后?”

    “这个说不准啊。”

    “你们几个说什么呢?”王直踱步走了过去问道。

    几个御史见大哥过来,赶忙行礼,一个御史回答道:“下官在说太后召见郕王一事。”

    “太后乃是天下之母,郕王刚刚监国,她过问一下怎么了?你们几个别在这里瞎猜。”王直训斥道。

    “下官遵命。”几个御史立刻闭嘴。

    没办法,王直现在是文官领袖,自己在朝堂上顶嘴还没啥大事,要是现在顶嘴,妥妥被按一个目无尊长的名声,这对于靠名声吃饭的御史来说绝对是噩梦般的事情。

    王直慢慢踱回自己的位置,心头也在思索着这件事。

    昨天他就听说了孙太后召见了朱祁钰,随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孙太后招朱祁钰商讨出使瓦剌的事情,但是昨天上午刚刚定下由胡濙来牵头办理,为什么孙太后又单独召见朱祁钰商讨此事呢?

    难不成孙太后真的想像宋朝章献太后一样,彻底架空朱祁钰,自己临朝理政?

    这是文臣们绝对不会同意的事情,怪不得那群御史在偷偷讨论此事。

    不过这件事他没法问,他一个文臣领袖,如果真的问出来,那就是自断退路。

    在孙太后还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时候,他不会站出来。

    不过,下了朝,他便叫上目前各部的主事之人来到吏部的公房。

    仆役给每人上了杯茶后边退了出去。

    王直端起茶,喝了一口,问道:“诸位都听说了孙太后召见郕王之事了吧?”

    众人点点头。

    右都御史陈镒道:“此事我等已经听说了,御史们只是担心后宫干政,没有其他意思。”

    作为目前督察院的头头,他的意见基本上就代表了御史们的整体意见。

    王直皱了下眉头,道:“我知道御史们没有其他意思,但是现如今大明正处于危难之际,有戒还是约束一下御史们,免得他们莫名上奏,惹得朝廷和后宫争斗,平白让蒙古人占了便宜。”

    “对了,六科那面你也说一声,让他们也老实些,别惹事。”王直又补充道。

    陈镒点了点头,应下了此事。

    王直又道:“如今陛下北狩,朝堂混乱,诸位还需尽心竭力,共渡难关啊!”

    众人点头应命。

    其实王直今天找大家来的目的,他们在来之前就知道了,只不过大家都有些担心,不知道要不要和后宫争锋,所以希望看看王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