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面韩青陷入重围,那面孙祥却没有打开城门,派兵营救。

    不是他不敢派人去营救韩青,而是他不能派人。

    城外野战是瓦剌人的强项,韩青冲锋,几乎带走了紫荆关内的所有骑兵,现在关内剩下的基本上全是步兵。

    如果让步兵去支援韩青,想办法打破数万骑兵的包围圈,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别提也先就在关外虎视眈眈,只要他打开城门,想再关上就难了。

    也先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夺下城门,守住城门,继而派遣骑兵杀入关内。

    到时候别说韩青救不了,紫荆关也会失陷到也先的手里。

    因此,孙祥能做的就是,一边让士卒们大喊,希望韩青能杀透重围靠近城墙,一边还得躲着点瓦剌人的回回炮。

    韩青那面早已经杀得精疲力尽,刀都卷刃了,现在只是凭着一股心气在支撑着自己,继续在瓦剌大军从重重围困下来回冲杀。

    渐渐地,韩青感觉身边的骑兵队伍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扭头一看,居然只剩下了寥寥数骑还在跟随,其他人要么是冲得慢了被瓦剌大军切割出去,要么已经战死沙场,尸骨都不知道丢在什么地方了。

    “兄弟们,看样子咱们是回不去了,前面还有一群蒙古蛮子,咱们冲过去,再砍它几颗头颅。”韩青一举从瓦剌骑兵手中抢过来的弯刀,对着身旁仅剩的十余名骑兵喊道。

    “愿追随将军。”骑兵们大声回复着,手中的动作也没有停下。

    “兄弟们好样的,跟我冲啊!”战场上没那么多废话的时间,韩青用刀一扎坐下马匹的屁股,战马受痛,立刻飞奔出去,向着不远处的一群瓦剌骑兵冲击过去。

    十余名骑兵纷纷效仿,也是扎了下自己的坐骑,跟着韩青开始冲锋。

    沿途的瓦剌骑兵纷纷避让,谁都不愿意靠近这群从修罗地狱中杀出来的恶鬼,只是拉开距离,远远地用弓箭射击。

    远处,也先看着不停冲杀的韩青,眼中全是赞许的目光,对着下面人吩咐道:“这人是个猛将,我实在不愿看到如此人物战死,去派人招降一下试试。”

    下面人领命,拨转马头向着韩青的方向奔去,没一会儿就到了被重重围困的韩青附近,对着韩青大喊道:“这位将军,你已经尽力了,何不下马休息?”

    “太师对您的勇武很是欣赏,希望能够与你把酒言欢,将军意下如何?”

    韩青听到有人在喊自己,转头看去,原来是一个汉人打扮的骑兵在招降自己,于是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答道:“我是以前陛下身边的贴身内侍喜宁啊。”

    “原来是喜公公。”韩青问道:“你不在太上皇身边伺候,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喜宁喊道:“太师希望和你把酒言欢,息停兵戈。”

    “那你就是来招降于我了?”韩青脸上露出笑容,反问道。

    喜宁见韩青脸上有了喜色,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于是点头道:“正是如此。”

    “太师说了,只要将军投降,荣华富贵必然享之不尽。”

    “此次太师率大军南下,沿途明军纷纷避让,无人敢略其锋芒,可见太师天命在身。”

    “将军投降,也算是顺应天命啊。”

    韩青看着他,大声问道:“你已经归降了太师?”

    喜宁点点头,答道:“是的,我已经投降了太师,而且得太师信任,如今随侍在太师身边。”

    韩青突然脸色一变,大怒道:“阉奴不思尽忠,反而背主投敌,果然该死。”

    说着就往喜宁这面冲了过来。

    喜宁大惊,连忙往一群瓦剌骑兵身后躲去。

    韩青见他要跑,手中刀霍地飞出,直奔喜宁而来。

    结果喜宁运气好,刀锋擦着他的身体过去,连条伤痕都没有留下。

    喜宁躲在人群后面大喊:“将军这是何苦呢?太师心胸鸿伟,将军追随太师,必将创出一份基业,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韩青手中没了武器,看着缓缓围拢上来的瓦剌骑兵,心中知道自己这条命算是走到了头,抽出随身的一把匕首,大喊道:“阉奴,我韩青乃是汉人后裔,怎可像你一样,背忠义而狥汝乎?”

    说罢一摆匕首,喉咙间喷出一股鲜血,旋即倒地而亡。

    韩青身后的骑兵见主将自刎,纷纷举刀向着喜宁冲了过去,势必要斩杀了这背主投敌的太监。

    不过喜宁溜得飞快,几下便消失在大群瓦剌骑兵的身后。

    大明骑兵们见状,也无可奈何。

    而且这会儿韩青已死,大明骑兵锋锐不在,渐渐地,骑兵们被瓦剌慢慢涌来的大军淹没。

    至此,紫荆关外的战事彻底结束,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自刎而死,百余名骑兵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