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祁钰话一出口,礼部尚书胡濙便站了出来,启奏道:“陛下,此事简单,只需派两个人出城去见太上皇便可。”

    群臣都是点头。

    “那派何人出城呢?”朱祁钰又问道。

    胡濙想了想,答道:“六部的尚书侍郎均有差遣,一时半会儿是去不了的。”

    “臣想来,也只有在都察院、科道和鸿胪寺等衙门选两个人了。”

    胡濙直接把在场的人都挑了出来,只建议派都察院的御史和科道的给事中们出城,而鸿胪寺本就是管对外邦交的,这种时候想逃也逃不掉。

    “那胡爱卿可有人选?”朱祁钰问道。

    胡濙哪里会干这种得罪人的事,立刻摇摇头道:“臣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

    朱祁钰没想那么多,转向吏部尚书王直道:“王尚书可有什么人选吗?”

    王直想了想,道:“臣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原本左副都御史杨大人可以,但是他如今还在古北口与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商议互市之事,今日肯定也赶不回来。”

    “臣建议,陛下可去早朝上宣布此事,加以重赏,想必会有人主动请缨的。”

    杨善这会儿的确没有回来,一直留在古北口外和脱脱不花商量互市。

    起因还是因为脱脱不花留下的那五千匹战马。

    几天前杨善用打击也先的理由说服脱脱不花让路,没想到脱脱不花举一反三,主动送给石亨五千匹战马,以便他能够更快更狠地打击到也先本部,削减也先的实力和威望。

    杨善很快便把消息传回了京师。

    朱祁钰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叫来于谦和陈循,一面把事情通报给他们,一面和二人商议,给脱脱不花多少回礼比较好。

    毕竟,五千匹战马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于谦和陈循听闻此事也是很高兴,很快便同意了回礼的事情,并且最终确定,送给脱脱不花五百担盐,五百担茶叶。

    盐和茶叶都是草原上最为缺乏的东西,偏偏又是草原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现在朱祁钰送给了脱脱不花一千担盐茶,对于脱脱不花来说也算一笔重要的回礼,相信他会非常高兴的。

    果不其然,脱脱不花收到回礼之后兴奋异常,立刻招来杨善,摆酒设宴,感谢大明皇帝的慷慨,并且提出希望建立互市,能够长期从大明买到所需的物资。

    杨善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回报给了朝廷。

    朱祁钰当场便同意了脱脱不花的要求。

    于是,一直到现在,杨善都在和脱脱不花商量互市的方案,并没有回京。

    对于王直的建议,朱祁钰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直接指定人去肯定不太好,万一那个人不想去冒险,那么即使派了他出去,也不一定能得到什么消息,还不如找一个自愿去冒险的人呢。

    朱祁钰带着六部大臣返回早朝,当场宣布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的是,就在传声太监话音刚落的时候,通政司左参议王复和中书舍人赵荣便站了出来,主动要求出城见驾。

    朱祁钰知道这二人是抱着富贵险中求的想法,也没废话,直接每人各升一级,王复从左参议升为通政司右通政,赵荣则是升为太常寺少卿。

    于是,王复和赵荣便开开心心地出去探路了。

    出了城,王复和赵荣便直奔德胜门外的土城,没费什么劲便见到了太上皇朱祁镇。

    见到太上皇当然要行礼跪拜,于是二人跪拜道:“臣王复(赵荣)见过太上皇。”

    朱祁镇听了,面无表情。

    一旁的袁彬站了出来,手里握着刀,喝道:“两位大人的称呼错了,此乃陛下。”

    王复和赵荣对视一眼,凛然不惧。

    王复问道:“你是何人?”

    袁彬答:“锦衣卫小旗袁彬。”

    “区区小旗,怎敢在此放肆?”王复训斥道。

    袁彬的气势登时一滞,他没想到自己就站在朱祁镇的身边,居然还有人敢训斥自己。

    没想到朱祁镇冷哼一声,道:“袁爱卿这段时间一直护卫在朕左右,劳苦功高,朕信他。”

    王复赶紧对着朱祁镇请罪:“臣鲁莽。”

    朱祁镇没搭理他这点小事,也没计较二人的称呼问题,只是板着脸问道:“你二人是什么官职啊?”

    王复答道:“臣蒙陛下恩典,刚刚升任礼部侍郎。”

    赵荣答道:“臣刚刚升任鸿胪寺卿。”

    朱祁镇看了王复一眼,问道:“王爱卿,现如今城内何人主事啊?”

    王复连忙答道:“如今陛下北狩,太皇太后命郕王登基继位,在京中主持大局。”

    朱祁镇这是明知故问,不过他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那如今京师防备是何人主持?”

    “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王复答道。

    “那德胜门是何人把守?”朱祁镇接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