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德胜门城楼上,王诚正一脸担忧地跟在朱祁钰的身边,看着兴奋的主子,心中不住地祈求着漫天神佛保佑他安然无恙。

    至于朱祁钰为什么会出现在德胜门?

    这要从朱祁钰得到也先南下的消息开始说起。

    前几天,朱祁钰得到了大同总兵郭登的急奏。

    在急奏上提到,十月初一,也先已经率领数万瓦剌骑兵绕过大同城,正式开始南下攻明。

    虽然朱祁钰早就知道也先会南下,而且很有可能会打到京师,但是大臣们却并不相信。

    在他们看来,也先怎么可能攻下大同城?

    打不下大同,也先的后路就无法确保安全,更别提前面还有居庸关这种大明重兵把守的险要雄关了。

    直到朝廷收到了大同总兵郭登的急奏,大臣们这才相信也先的确敢放弃后路,绕过大同南下。

    后面陆陆续续的消息不断传来。

    瓦剌骑兵出现在古北口外,大明士卒不敢出关巡视。

    瓦剌人开始攻打居庸关,战况颇为激烈。

    一直到镇守紫荆关的右副都御使孙祥传来消息,紫荆关守将韩青战死,也先兵临城下时,大明朝廷才知道,原来这次也先并不是走燕山山脉进居庸关的路线,而是绕过大同一路南下,走太行八陉中的蒲阴陉,破紫荆关进入京畿地区。

    然而还没等朱祁钰派出援军,前方却传来了孙祥战死,紫荆关失守的消息。

    好在朱祁钰早有准备。

    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朱祁钰就开始布局。

    一方面用历史上守住了京师的兵部尚书于谦来担任总指挥,完善京师防备。

    另一方便又派遣石亨走古北口,绕道偷袭集宁这个也先的老巢所在,以期能够调也先回草原。

    不过这年头消息传递不畅,石亨那面朱祁钰并没有报太大希望,不指望他能取得多大的战果,只希望能够全身而退就行。

    所以,朱祁钰的重心完全放在了京师防备之上。

    兵部尚书于谦不愧是历史上那个力挽狂澜拯救大明的神人,不仅组建了十团营,还提出了御敌于城外的想法。

    朱祁钰跟历史上一样,对于谦的建议全盘接受。

    不过他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因此提出了在城下设伏的想法,看看能不能给也先一个狠狠的教训。

    于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联合起来,根据朱祁钰的要求一起制定了一个方案,最终由朱祁钰拍板施行,这便有了今天的一幕。

    城楼里,朱祁钰兴奋地看着远处越来越多的瓦剌骑兵,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再来点,再多来点。”

    身旁的于谦一脸黑线。

    虽然他对自己制定的计划有信心,但是也不是说没有一点风险的。

    皇帝陛下想一口吃个胖子,但是大明的军队未必能吃得下啊!

    于谦开口劝道:“陛下,差不多了!”

    “凭如今的士卒,能消灭掉瓦剌前锋已经是大幸了,再多的话未必能够战而胜之。”

    “要知道,如今的士卒可不是三大营的老卒。”

    朱祁钰不悦地看了他一眼,道:“这才多少人?”

    “要是这些人都吃不下,那我大明如何能战胜瓦剌大军?”

    于谦正色道:“陛下,这个计划本就是想消灭瓦剌前锋,挫其锐气,在择机击败也先的主力。”

    “若是这一战伤亡过大,那后面的战事可就不好打了。”

    “什么不好打?”朱祁钰摇摇头,道:“现在也先对我大明极为轻视,不好好利用这个时机灭掉也先更多的实力,那后面的仗更不好打。”

    “不好打不代表不能打。”于谦坚定地道:“我大明如今没多少老卒,神机营更是把南京兵备都搬空了才凑齐这几千人,一旦有所失误,剩下的士卒就更没什么战斗力了。”

    “既然陛下让臣总管京师防务,那臣就不能全听陛下的。”

    说完对着旁边的卫士道:“去给孙都督传令,命他立刻出击,消灭瓦剌前锋。”

    朱祁钰脸上露出一丝怒色,对着卫士道:“你敢去?”

    卫士立刻站到了一旁,不再说话。

    于谦大怒,对着朱祁钰道:“陛下,您来之前可是答应了臣的,只观看不插手,金口玉言为何不算数?”

    “若是如此,那就先卸了臣这个差事,到时候陛下想怎么指挥就怎么指挥。”

    朱祁钰尴尬一笑,道:“于爱卿勿怒,且听朕说。”

    原本他出来一次就不容易,大臣们才不会让皇帝再去战场呢!

    刀剑无眼,谁知道哪根箭矢就会射中大明天子?到时候朝廷又会乱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