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熊廷弼发布了皇上的杀奴令以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到了整军备战上了。

    一经升为蓟辽总督,可就大权在握,少了许多羁绊,干什么都顺手多了。

    再加上有了水泥,这城墙的加固改造,各堡、寨的增加和修复就容易了很多。

    而原监军御史陈王庭,被圣旨敕令组建辽东军政司。

    军政司专司军队的后勤补给、将士安抚、思想教化、功罚奖惩、官职升降之职务。

    陈王庭作为第一任军政司司长,暂定为从二品。

    军政司司长在主管后勤之外,对行兵作战,只有赞画之责,而无干扰之权。

    按皇上要求,军政司从上到下要成体系。

    最低要在百户以上,都要有个副职主管军政之事。

    军政司所属,既要服从主将命令,也要按上级军政司布置完成任务。

    这道旨意让陈王庭是既兴奋,又头疼。

    兴奋的是升职了,一下子升到了从二品,这要少奋斗多少年啊!

    而且自己的职责有了明确的划分。

    这可比当那事事要管,而事事又管不了的监军强多了。

    头疼的是,陛下的这次安排是一次新的事物。

    他看了陛下让人给他带来的《军政司职责暂行纪要》。

    明白了这军政司看样子就是给大帅当后勤总管和给士兵做家长、先生的。

    这职责,对司员的选择要求可就高了许多。

    不仅要对陛下忠诚,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嘴皮子要好,还要有耐心。

    但好一点的是,这职责对武艺、战略就不要求那么高了。

    陈王庭是被朱由校的一道圣旨给搞的忙活了起来。

    而辽东巡抚袁应泰,在接了圣旨后也深深的嘘了一口气。

    他被一旨诏书,改迁为了关东布政使,品级也给提到了正二品。

    这关东,陛下说了,是以包括山海关以东的全部区域。

    这面积可就大了去了。虽然现在能布政令的只有辽西走廊和辽东部分区域。

    但在地域上,这蒙古各部和老奴也成了自己属下。

    他在月余前,得熊经略赏识,被推荐为了辽东巡抚。

    可这辽东巡抚还真没什么可当的。

    辽东仅剩一线之地在大明的掌控不说。

    这地方可是战区,是前线,所有事务都是军管,熊经略可以一言而定。

    而且,这辽东政务已是糜烂,就这么一个地方,自己还真没有用武之地,只能为大军做做督粮官。

    这下子好了,不仅大军有了专职的后勤的人员。

    辽西走廊也归自己管了,咱就一心安民抚政就得了,这个咱喜欢。

    朱由校一下子给熊廷弼减少了两个方面的拖累。

    他可是轻松多了,一心一意的扑在了加强军队训练,督促城防改造、加固上了。

    为了不担隔军士的训练,保持兵将的体力。

    熊廷弼按照朱由校的提示,拨了一批银子和粮食给了袁应泰。

    袁应泰也按照朱由校对他以工代赈的指示,雇佣流民、丁壮,包揽了城防改造、修堡、修寨的体力活。

    虽然他给干活人开的酬金不多,但每天管两顿饭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