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而此刻,一支四万余人的队伍停在辽河右岸,正在准备渡河。

    “刘公公,我们今日渡过辽河,明日午时即可到达辽阳城。

    敢问公公,是否要派人先去知会熊总督?”

    “黄将军,无须特意派人前去知会。

    我们这么大的队伍,怕是渡过辽河,就会有人前来接洽。

    若非如此,那这辽东军将可就……。”

    刘镇话未说完,就住了嘴。

    他想起了出宫前陛下的交代。

    这次让自己来辽东,一是来镇着御马监和上直营诸军将。

    二是代表皇上前来慰劳辽东边军。

    三吗,就是替陛下了解一下辽东的具体情况。

    百闻不如一见,朱由校不能亲自来,就让刘镇来当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毕竟,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的任务就是多看,多听,少说话。

    特别是在战时,严禁他干扰主帅的战略部署。

    刘镇也知道自己是代表陛下来的,一举、一动,一句话,都会引起他人的各种猜想。

    所以他也非常谨慎,轻易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支队伍可是朱由校费尽心思给辽东派来的又一批援军。

    原来,熊廷弼接到封赏的圣旨后,不仅写了一道谢恩的奏本请天使带了回去。

    还附带的又写了一道对辽东战局的分析奏本,请天使也一并转呈皇上。

    朱由校看了他的奏本,当时就皱起了眉头。

    熊廷弼在奏本里,十分赞同朱由校对辽东局势的分析,也认为老奴会攻打辽沈。

    可熊廷弼更是认为,如果朝廷真的杜绝了国内对女真人的物资走私,关闭了边关商榷。

    那女真人不劫掠到足够过冬的物资,他们就会面临着严重生存问题。

    他的理由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

    努尔哈赤不仅连续修建了界蕃城和萨尔浒城,更是在赫图阿拉大兴土木。

    他们在抚顺、铁岭一带劫掠到的粮食物资应该消耗的差不多了。

    熊廷弼请求朱由校给他通报一下查抄到走私的物资数量。

    以备他从这个数量上推断出女真人物资短缺的多少。

    从而预测一下,老奴对辽沈进攻的激烈程度。

    朱由校看到了这里,就感到头大了。

    要是按熊廷弼的方法去推断,那老奴对辽沈的进攻强度绝对不会低了,怕是要称得上一场生死大战。

    因为孙承宗报上来的奏本上,那缴获的物资清单可是看着吓人的很呐。

    熊廷弼在最后说道:“臣愧受皇恩,无以为报。

    若真有大战来临,臣必定竭尽全力应对建奴。

    但战事未决,胜负尚且难以预料。

    负,则辽沈丢失,臣与辽东十数万将士必以死报国。

    但此时,建奴也会损失巨大,已无力再继续西进。

    臣还请陛下及时遣派能臣、良将,谨守辽西走廊,以图日后再谋辽东。

    胜,则建奴必已元气大伤,不再为虑。

    臣则请旨能够见机行事,以图最大战果。”

    朱由校看后默然不语,思虑再三。

    以现在的状况推断,这辽沈战役,怕是要比原来的历史上提前五个月发生了。

    有所不同的是,现在大明这方的主帅不是袁应泰,而还是熊廷弼。

    各军堡部署完备,军心也未曾被扰乱。

    而且我大明这方已经有所预料,可以提前部署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