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西南地下掩体内。

    在翟老的强势干预下,陈仲策名单上的顶尖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审查,集结在此。

    而这一切仅仅只用了五天的时间。

    这在华国重要的科研项目中是绝无仅有的记录。

    此时,这样一帮科研精英们全部聚在这地下掩体中临时开辟出来的一间教室中。

    最前排坐着的是程文轶、宋桢和王甘来等一众大佬。

    接着就是此次被调集来的一众科研精英,几乎都是清一色二十五到四十五岁之间,这是学术界最能做出成绩的年龄。

    陈仲策是直接按照前世记忆中的名单来的,所以底下这帮人如今虽然不熟悉陈仲策,但是陈仲策却对他们了如指掌。

    对于他们这帮人研究的课题,陈仲策甚至于比他们自己都还要清楚。

    而且负责审查的人员也非常惊讶,陈仲策挑出来的这些人选并不是清一色的学科带头人,甚至于有不少是博士在读,甚至是硕士在读。

    很多人并没有崭露头角,虽然经过审查以后这帮人的身世都是非常清白,竟然没有一个有问题。

    但是当这个名单在聚变能源局班子会议上进行讨论的时候,万秋林和陶辰还是有些异议的,毕竟有些人实在是太年轻了,甚至于是研一在读。

    没想到翟老一锤定音:“这是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是的话,就听陈总工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也要听陈总工的。”

    于是,再无一人有异议,名单全票通过。

    在陈仲策观察着他们这些人的时候,这些人也在打量着陈仲策。

    不少人心里都在暗暗的猜想,这到底是哪儿来的毛头小子?竟然还穿着中学的校服。

    是的,陈仲策由于直接从被从学校提溜了过来,没带别的衣服,身上的这身校服在轮换之后刚好今天被洗干净了,陈仲策就直接套在了身上。

    于是,非常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台下坐着一帮院士和杰出学者以及一帮顶级名校的研究生。而看这架势,这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年轻人将要给台下这帮人讲课。

    台下坐着的这帮人科研精英们,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这实在是有些膈应人,在座的中间一批3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们,哪个没有经手过三四个国家级别的项目?

    哪个没有做出过一两项在行业内都叫得响名号的成果?

    甚至于不少人世界级别顶级的期刊nature都发了不止一篇两篇了。

    不少人是在深夜被通知要参加一项世界级的科研项目,所以就直接被提溜到这哪儿了,手头上一系列的活儿还没干呢。

    所以不少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儿。

    还听你一个中学生给我们讲课?

    这叫什么?

    这叫癞蛤蟆跳脚面,不咬人它膈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