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的三天,陈仲策带着031计划中所有的核心技术人员开始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的讲解。

    陈仲策从聚变的基础理论开始讲起,从聚变反应的反应过程到反应自持的模拟,以及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学难题都一一做出了讲解。

    这是一个需要数十个的学科,需要数千个工业门类配合的项目,在众人的认知中这是需要一个数百人的团队才能完成设计和推演的项目,可是陈仲策仅仅靠他一个人就能抗下来。

    简直非人哉。

    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们可以理解这个项目在推演过程中的难度是远远超过他们之前的预估的。

    如果说他们之前认为可控核聚变的难度在10分的话,那么此时陈仲策就是在难度超过100的高度纵横驰骋,而且还一骑绝尘。

    私底下,在座的众人都给给陈仲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陈神”。

    只有神才有这样的能力独自一人完成这么伟大的计划。

    三天的时间完成的技术路线的梳理,接下来的两天陈仲策开始安排理论组对于整个技术路线的理论化模拟工作。

    如果说之前陈仲策展现的是自己在科研方面的能力,那么这接下来的两天陈仲策展现的是自己的管理方面的能力。

    而且还是结合了顶级科研能力的管理能力,几乎是把钱老倾尽心力所创制的《工程控制论》在实践中给运用到了极致。

    “宋桢所长,您擅长高能磁场中粒子轨迹的模拟,接下来你带一组人按照我技术路线进行双粒子到多粒子束聚变反应及自持过程中粒子轨迹计算的工作。段素标在这方面的经验还行,您可以带着他给您做个副手。”

    ......

    “王甘来院长,您这边擅长高能激光束的研究工作,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建造的聚变堆的核心部件之一点火装置的理论基础,还请您这边多费费心。”

    ......

    “胡益,你在高能粒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很有建树,我希望你能带一批人把聚变反应之后的产物极其详细的比例分析清楚,这是第二阶段反应自持的理论基础。一会儿小组的人员名单我可以给

    m.你。”

    ......

    陈仲策有条不紊的安排众人开始对可控核聚变进行理论拟合。

    之前,陈仲策提出的技术路线只是对于相应步骤的理论值域进行了计算,现在要投入正式建设,这样的精度显然是不够的。

    此时需要对聚变反应的过程进行非常精确的模拟,不仅仅是要精确到原子层面,甚至于夸克层面也要进行模拟。

    相当于,整个部件的运行过程和可能的反应路线都要进行精确的模拟,聚变反应完成以后每个粒子的能量释放过程和运动轨迹都要模拟。

    这需要整个流程每个环节都要在超级计算机中进行计算,而后再全流程进行模拟。

    相当于先在超级计算机中先建造一座聚变反应堆,而后在超级计算机中进行点火发电。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陈仲策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管理能力,而且对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了如指掌,能把每个人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和方向上。

    在众人的印象中,华国的科研历史上,唯有一人可以将技术和管理同时臻于极致。

    钱老。

    国士无双。

    “好了,具体分工已经到好了,而且每个小组负责的技术方向和时间要求也跟大家每个人都做了确认。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