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那已经被掏空了的山腹中,陈仲策让土木工程团队给自己在半山腰建造了一个临时平台,这就是自己的临时指挥部。

    在这个指挥平台上,除了几台电脑和显示器和常见的办公用品之外,只有好几十只对讲机依次排开。

    在此之外,别无他物。

    就是在这方寸之间,陈仲策真正的阐释了什么叫做指挥若定,什么叫做如臂使指。

    当陈仲策带着工程技术团队进场的时候,土木工程作业都还没结束,甚至于最底层混凝土都还没有浇灌。

    陈仲策带着主体结构队伍的成员们,已经在场外完成了基座的制作,相关的金属构件已经开始安排进场了。

    当所有的混凝土层刚刚凝固达到标准的时候,聚变堆的基座就正式定好了位置,开始安装了。

    当周围的山体完成工程建构的时候,陈仲策指挥着超导系统的成员们已经开始了超导线圈和通电线缆的铺设了。

    陈仲策就那么拿着对讲机站在那个平台上,通过显示器和和自己的眼睛把控着工程进度。

    开始时,大家由于磨合不到位,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摩擦,但是大家发现在陈仲策的调度和指挥下,众人可以把这种冲突和摩擦降到最低,四五天之后团队之间配合得无比丝滑。

    众人见识到了陈仲策几乎称得上是恐怖的记忆力和思维调配的能力。

    在场的有两三百人的技术团队,初次之外还有将近四千多人的施工团队和将近一千多人的后勤保障团队。

    在三四天之后,陈仲策除了能够叫出技术团队每个人的名字以外,还对这四千多人的施工团队和后勤团队的每个小组长都了若指掌,甚至于当陈仲策叫出这些人名字的时候,他们自己都感觉到极度的惊讶。

    各个环节的工作配合得几乎是严丝合缝,夸张点来说,几乎是一分钟的时间都不浪费,简直就是分秒必争。

    而且,为了能够快速响应,陈仲策几乎就没有下过这个平台,吃住都在上边,每天一醒来洗漱完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直至最后睡去。

    经常忙的时候,连自己的个人形象都顾不上打理,戴着安全帽在现场走来走去,简直是比土方工人还像土方工人。m.

    哪儿还看得出来一点高级工程师的样子?

    不过,能够同甘共苦的高级工程师,赢得了在场所有施工人员的尊敬。

    那位建医院的现场项目经理仅仅只是扛了十天左右的工作,而陈仲策始终是不眠不休的在干,所有人都在打赌陈总工是哪一天会扛不住。

    十天?

    二十天?

    还是三十天?

    所有人都没有猜对。

    所有人都没有答案,每天只是见到陈仲策一直活跃在031项目现场。

    只要有重大的问题,找到陈总工,基本上都能在他的安排下解决掉。

    无论是磁场的测试,还是主体结构的搭建,甚至于是在外部研究所中攻关的新材料,只要遇见瓶颈,在陈神的点拨之下,毫无难度。

    山中岁月不知寒暑,对于陈仲策来说,只是一天天的遇见问题,而后解决问题。

    循环往复,如此而已。

    ......

    山外。

    汉东省,今年有高考生的家庭都会比较紧张,因为今天是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

    裴洛神一家也不例外。

    在父母的陪同下,裴洛神早早地就坐在电脑面前,等待着开始能够查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