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

    十月底,大齐澜凌江以北开始入冬。瑟瑟寒风替代了萧簌秋风,席卷整个西北大地。

    “遗世山庄”因地处“青承山”南山口,气温下降得尤其快。老道的周妈妈瞧着梅林的梅树开始长花骨朵儿了,便命人往各个屋里挂上厚实的新壁衣。秋衣穿上没多久,山庄诸人又开始要穿夹棉袄子。正好,苏桂差人送了两车新冬衣过来,刚好派上用场。

    彼时,奋斗了大半个月的如蔚,终于成功背出完整的《逍遥游》,随即央求苏梅带她去城里玩。恰逢人牙子给周妈妈捎来消息说有几个出挑的丫头可供挑选。于是周妈妈也帮忙劝着苏梅一起去城里走走。

    之前林大夫来给苏梅复诊时说,苏梅宿疾要痊愈不易,必须好好调理。多出门走动,保持心情畅快,对调理身子大大有益。如今有了如蔚的陪伴,苏梅每日心情都是畅快的,就是这出门走动不易实现。苏梅素来好安静、不广交,要她走出“遗世山庄”难于“上青天”。自从雍州回来后,苏梅又恢复到往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回庄一个多月,迄今为止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去梅林外给周氏磕头上香。其他时候要么关在房里看书写书,要么抓着如蔚读书练字。能有机会出去走走,想来对苏梅也是好的。

    换做以前,苏梅只需态度决绝地拒绝周妈妈,再摆上一副寡淡的神色,保准周妈妈不再唠叨。可如今有了苏小姑娘,一会一句“姑姑好不好”、“去嘛去嘛蔚儿好想姑姑陪着一起去”,竟也心软下来。

    耐不住如蔚一直死缠烂打,苏梅最后只能同意带她去城里逛逛。

    如蔚喜上眉梢,立刻让随柳去给苏梅准备斗篷袄裙,逗得满屋大人们好一阵乐呵。

    (二)

    十月的最后一天,是个适合出行的大晴天。

    这日巳中,妆扮一新的苏梅、如蔚,在周妈妈、云妈妈、梦楠、随柳的陪伴下进城。驾车的是周东从“醇馥庄”上遣来的师傅,经验老道,马车驱得又快又稳,坐在车里的苏梅甚为满意,忍不住夸赞周东会做事,听得梦楠满脸自豪。

    半柱□□夫,马车已行至青城县。

    周妈妈今日来城里的目的是选几个适合的下民买回去,于是进城后就和苏梅、如蔚兵分两路。周妈妈、梦楠去人牙子那里挑人。苏梅、如蔚则由云妈妈、随柳陪着去溜达。记忆力极好的如蔚,拉着苏梅在青城的午集上到处瞎逛,不知不觉竟走到平安街。

    远远的瞧见店铺外大排长龙,苏梅正疑惑什么地方这么热闹,便听到随柳说是“异书坊”。“异书坊”多年前是青城的一个客栈,大和九年由苏赞买下给了苏梅,本就是苏赞给苏梅“生财”用的。因苏梅对经营客栈不感兴趣,因此客栈被改成“异书坊”,由周妈妈的表亲,即梦楠公爹周阿贵代为经营。今天乃“异书坊”每月一次的“售糕日”,因此一早便门庭若市,排队等梅子糕开售。自打住进“遗世山庄”,苏梅甚少踏出庄子,“异书坊”如今变成什么样子,她其实一无所知。每月周掌柜跟她汇报均为盈利有余。她也从没想过来这里看看自己的店面如今是个什么状态。不过既然今日有这机缘来了,那就不妨去瞧瞧。正好快到午时了,饭点时间,也该找个地方给如蔚填饱肚子。

    被苏梅牵着的如蔚,大老远瞧见站在店门口的熟悉身影,立刻兴奋的大声呼喊起来。

    正与人说话的周阿贵听到叫喊声,忙扭头看过来。瞧见来人是如蔚和苏梅时,周阿贵脸上涌起一阵难以置信。连“抱歉”都来不及说一句,就匆忙“丢下”客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来,看了苏梅足足有半盏茶功夫,方颤着语调道:“这,老天……真……真是夫人。夫人……夫人,您怎么跟蔚姑娘一块儿来了?可是有什么吩咐?梦楠呢?怎么没跟来伺候夫人跟蔚姑娘?”

    苏梅微微扬起嘴角,温和道:“庄里要进新人了。梦楠跟周妈妈一块儿去人牙子那里选人,没跟过来。倒是我们蔚儿,老远瞧见阿贵叔就卖口乖喊人,莫不是惦记之前阿贵叔你给买的蜜枣酥。”她记得如蔚那日从梦楠处回去后,念叨了好几天周阿贵给她买的“蜜枣酥”,一口一个“阿贵叔”叫得着实亲昵,屡屡称赞“阿贵叔是个大大的好人”,连云妈妈都有些吃味。方才如蔚看到周阿贵便两眼冒金光,跟平日里瞧见好吃的时的神情一模一样,不是惦记人家的“蜜枣酥”还能是什么。

    被“点名”的如蔚立刻点头如捣蒜,笑得十分谄媚道:“阿贵叔的‘蜜枣酥’最最最好吃了。蔚儿可爱吃了。阿贵叔,今天有‘蜜枣酥’吃吗?蔚儿饿了,想吃‘蜜枣酥’……姑姑也饿了,可以跟蔚儿一起吃‘蜜枣酥’。”

    苏梅一听,故意板起脸来,道:“姑姑可不饿。蜜枣太甜了。姑姑不想吃‘蜜枣酥’。”

    如蔚闻之大吃一惊,立刻瞪大眼睛望着苏梅道:“姑姑怎么会不饿?该吃饭了呀。书里不是说,民以食为天吗?姑姑应该要以食为天,饿了,该饿了。”

    苏梅忍俊不禁,摇着头揉揉小丫头的脑袋,宠溺道:“你呀……。”

    周阿贵此前就见识过如蔚的聪慧过人,如今瞧见小丫头对着苏梅一本正经的说话,倒也不那么意外。正欲请苏梅、如蔚到店里用午饭时,不意身后传来一阵抱怨声。

    只听一个年轻的男声语带不满道:“周掌柜也太不够意思了。西陵砚不给我家少爷留一份就算了,连这梅子糕也排不上。我家少爷可是一早来排的队,只是后头刚好有两位抱孩子的夫人也在排,让了两个位而已,这就连份糕点也没买到。我家老夫人可还在家里等着呢。”

    看到空手而归的书童在抱怨,一个稍显年长的沉稳声音道:“书茗,休得胡言。让位是我心甘情愿,没有任何人逼迫。既然最后还是没有排到,那下个月再早些来便是。”

    说话的主仆正是周阿贵方才为苏梅“丢下”的客人。

    听到这主仆的对话,周阿贵方想起自己刚刚的失礼,连忙对苏梅拱手作揖道:“夫人,您跟蔚姑娘且稍等片刻。我先去处理一下。”

    苏梅点点头道:“阿贵叔去忙吧,不用管我们。”

    生意经里有句话说得好,待客十分礼,金银自来到。

    比起招呼她们姑侄,自然是应付客人的抱怨更重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