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

    在云妈妈跟苏梅的悉心呵护下,如蔚在“遗世山庄”的日子就这样过起来了。

    每日各个时辰是这样安排的:早上辰时起,辰正向苏梅请安,然后吃早饭。早饭后去庭院里散散步晒晒太阳,然后开始读书。按照苏梅的设定,如蔚如今的读书量是每天读两首短诗一首长诗一篇短文,当日所读的短诗需当天记,长诗按照长度二到五天记牢,短文四到六日记牢,长文的时间可再长些。午时用过午饭后睡一个时辰午觉,午起后识字练字一到两个时辰,练字结束是撒欢时间。酉时晚饭前当归。用过晚饭,就到了姑侄两闲话的时间。每当这个时候,苏梅或给如蔚讲故事段子,或陪如蔚看话本图册,到戌半了便由云妈妈给如蔚沐浴更衣,亥时准点睡觉。

    之于如蔚,除了日复一日跟着苏梅读书练字外,每天睡醒跟睡前,她都要看一下种在窗棂上的“雾花草”种子。这几颗种子是苏桂姑姑离京前给她的。苏桂姑姑说,等这种子抽条长大有叶了,就会来“遗世山庄”看她。姑姑不在的时间里,她要乖乖的,不可以任性胡闹,不可以瞎哭鼻子,得读好书练好字,等姑姑来看她了是会考她的。在毓京时姑姑还说了,等种子开花了就会来接她回去。如蔚想,到时候可以让苏梅姑姑跟她一起回去,这样她就可以跟两个姑姑都住到一块儿了。可如蔚不知道,“雾花”即“无花”,这种关外植物,是永远不会开花的。

    (二)

    九月末,大齐西部的秋风开始凌冽起来。“遗世山庄”上下从绫绮纱葛变成了绸锦丝绵。阿木伊“白府”和雍州“苏府”先后各送来一车可做秋冬衣的绸缎,颜色遵循苏梅喜好的浅色系和适宜孩童穿戴的亮色系,周妈妈瞧得甚为满意,特意让青城里的老裁缝来庄上为苏梅、如蔚量身。恰逢周家父子捧着账本来向苏梅汇报“异书坊”和“醇馥庄”的盈余情况。于是苏梅大手一挥,庄子上下诸人人手两套新秋衣,即将出嫁的踏雪、载云更得到十匹新绸缎。

    十月,吏部向各地发布官员复位的诏令。苏赞复任雍州从五品知州的任令正式下达,遂亲书了信函予苏梅。

    苏梅收到苏赞信函的那日,是初七。如蔚顺利背完了整首《木兰辞》,向苏梅讨要奖励。苏梅瞧着活蹦乱跳的小丫头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觉得不该一直拘着如蔚在庄里,于是让回家省亲的梦楠把如蔚一道带去“醇馥庄”玩。

    临出发前,周妈妈瞧见云妈妈一边收拾如蔚行囊,一边紧张关顾着在庭院里撒欢的如蔚。那分身乏术的模样,瞬间让周妈妈意识到——小姑娘越长越大,会越来越淘气,光靠云妈妈一人怕会越来越吃力。

    如今,如蔚跟云妈妈住到山庄里来。虽说山庄人口数只比过去增了两人,可如蔚说到底还是个少不经事的孩子,三岁的女娃娃,再贴心懂事,也还是淘气的。而且,随着如蔚长大,这种淘气程度会有所增加,需要关顾的时候会越来越多。云妈妈年纪上来了,独自一人照顾如蔚,平常饮食起居还好,若是需处理旁事,忙碌起来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会照顾不到位。

    如此思量了一番后,周妈妈决定遣嬛嬛、妙云去给云妈妈打下手照顾如蔚。虽说这两丫头年纪尚小、经验不足,但她们有上京这段经历,比起其他人更好和如蔚亲近,再加上云妈妈的□□,相信不日能够有所长进。

    嬛嬛、妙云原是新进庄做粗使丫鬟的,被调走后必然其他人的活计会增加。虽然苏桂此前将留在青城的白府下人均留给苏梅,但苏梅觉得这些人大多出自关外,是否愿意留在关内干活当问询其意见。回庄后,苏梅让周妈妈将人聚齐起来一一询问。最终的问询结果是,愿意留下的只有四五个人,且几乎都是男仆。而庄里没有留男仆的必要,于是苏梅便让周妈妈安排把人送去“醇馥庄”。至于其他不愿意留在关内的,苏梅也让账房的狄婆子安排好每人该发的遣散费,由他们自谋出路。踏雪和载云即将出嫁,随柳、紫陌也到了说亲年龄,周妈妈盘算一圈后惊觉庄里人手严重不足,于是向苏梅说明要去城里买几个丫鬟回来□□。

    苏梅素来不参合山庄里的这些事,便让周妈妈看着办。

    (三)

    本是说好去个一两天就回来,但小丫头一出门就跟离弦的箭般,拉都拉不回来。好不容易,在周家疯玩三天后,如蔚被云妈妈好说歹说强拽回山庄。

    一进庄里,小丫头就迫不及待往右次间跑。她知道姑姑这个时间一定在书房里写字。

    苏梅远远看见小不点风风火火从院里跑进屋来,一头扎进自己怀里,心里又暖又满。

    问起她在外头这三天的情况,小丫头立刻滔滔不绝。周家有啥好吃的,周家的哥哥姐姐有多好玩,周家有什么好东西,周家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小丫头都条理清晰的一一道来。其中最让如蔚兴奋的,是梦楠曾带她去青城里逛集市。她觉得有意思极了,不断追问苏梅何时也能带她再去集市。

    苏梅揉揉小丫头的脑袋,笑盈盈地让如蔚“挑战”庄子的《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