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

    这次“青城之行”总体来说是顺利的。

    对于足不出户的苏梅而言,自打苏赞把“异书坊”和“醇馥庄”(原是客栈和农庄)送给苏梅后,一应改造经营事宜全由周阿贵、周东父子打点,这一坊一庄到底运作成什么样子苏梅并不知晓。借今天这个好日子全走了个遍,苏梅甚为满意,对周家父子的经营管理能力更添认可,第无数次觉得周妈妈慧眼识英雄。作为雍州所辖的六县之一,青城虽小但民风淳朴,集市规模不及毓京万分之一,却自有其“味道”和“风情”。初识青城,苏梅觉得,尚好尚好。除了走访“异书坊”、“醇馥庄”,探寻青城外,苏梅还亲去了踏雪的未来夫家处“探底”。踏雪的夫家经营一家衣料店。店面不大但生意颇好。店主老夫妇随和亲善,待客热诚,日后踏雪嫁过来应该不难相处。至于载云的未来夫家,因其乃农户,居于乡下,鉴于夕阳西下,最后便没去成。苏梅对此耿耿于怀。此外,苏梅相中了“异书坊”里的二把手,也就是周阿贵的徒弟钟大耀,一双硕大的手掌拨起算盘来行云流水、得心应手,格外引人注目。离开“异书坊”时,她特意询问了一番,知道这人尚未娶妻,且品格敦实,决定将之纳入随柳的选婿行列。

    对于第二次出门的如蔚而言,不仅获得阿贵叔双份“蜜枣酥”的“大礼”,更成功赢得“异书坊”、“醇馥庄”一众大人们的喜爱。嘴甜如蜜的小家伙转着圆咕隆咚的大眼睛到处看,逢人就咧嘴微笑热乎喊人,年轻的一水“哥哥姐姐”,年长的清一色“叔叔阿姨”,长了白头发的是“爷爷奶奶”,听得一众男女老少耳根子酥软,眉开眼笑。梦楠的三个儿子平日都留在“醇馥庄”由乳母照顾着,外加周东的两个庶女。几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性格大多活泼开朗,玩起来自然格外起劲。看着如蔚在周家娃娃群里疯闹的模样,苏梅总算知道为何上次这丫头不愿意回家了。

    对于志在选人的周妈妈而言,人牙子这趟给她推送的人并不如其所说的出色。她和梦楠挑来挑去,都没有合心意的,最后只能作罢,打道回府,再寻良人。

    (二)

    十一月初二,晴天,微寒,诸事皆宜。

    “遗世山庄”大门口挂上了苏梅亲绘的鸳鸯戏水红灯笼。明间门窗上贴上了喜庆的大红双“囍”字。众丫鬟围在梳妆台前为踏雪装扮。崭新的苏锦嫁衣、流苏细钿凤冠、全套金钗步摇,是苏梅为踏雪准备的。踏雪、载云、随柳、紫陌四人虽不如梦楠伺候她的时间长,但她们也是年纪轻轻就跟了自己,一路从雍州“留园”到富昌林家再避世“青承山”脚,情谊犹在,自当还之。当年,她在林家老太爷的yín威下不顾一切护住她们四人,为的不过也是如今日般能将她们顺利送出嫁,也不枉她当年在林家为保护她们所作的努力。

    妆扮一新的踏雪,穿着大红嫁衣,在一众小姐妹的簇拥下缓缓走到苏梅跟前。

    苏梅微笑着把放置户籍的大红信封交还踏雪,当着山庄诸人的面烧了踏雪身契,说了一番夫妻和睦琴瑟和鸣的吉祥话,并将装有纹银50两和八样金首饰的锦盒给了踏雪。

    踏雪感动得无以复加,哭得几近无力,差点连明间门槛都迈不出去。

    来迎亲的媒婆第一次见到主人家嫁丫鬟新媳妇如此“恸哭”的,不禁感慨这家人主仆的深情厚谊。

    踏雪被夫家接走后,得到苏梅允假的山庄诸人欢欢喜喜以踏雪娘家人的身份去踏雪夫家喝喜酒。小如蔚也跟着沾光,由云妈妈跟梦楠护着一同去踏雪夫家撒欢。苏梅因不喜热闹场面,便留在庄里。热热闹闹的送嫁队伍离开“遗世山庄”后,苏梅提着香烛果品来到周氏坟前祭拜。

    瑟瑟冷风中,苏梅一个人静静坐在周氏墓碑旁,时不时开口说上几句话,或赞赏如蔚的聪慧,或感恩苏桂的帮扶,或慨叹苏赞的厚待,就这样坐了个把时辰,直到周妈妈拿着披风擒着凶恶的眼神出来找人。

    踏雪出嫁,宴请喝喜酒自然是全庄统请。苏梅不愿意去,踏雪理解。周妈妈自请留下来陪伴苏梅,大家伙也都明白周妈妈是担心苏梅。自从梦楠出嫁后,山庄已许久没有喜事。那年苏梅在梦楠大喜日子醉酒孤院的模样历历在目。周妈妈怕苏梅一个人留在庄里胡思乱想,便推了踏雪的邀请,留在庄上陪伴苏梅。

    把苏梅“赶”回屋去添衣后,周妈妈本打算去厨房瞧瞧炖品,不意竟收到来自毓京“永恩伯府”的信函。

    两掌长的信封,封着厚厚的印泥,隐约透着一股幽香。凭着信封散发出来的味道,苏梅精准判断信封的材质是珍贵的澧县纸。拆开印泥,信封里头共两页信笺,苏进安雅正的字迹映入眼帘。信的内容不长,除了基本问候外,便是告知苏梅淑琴本月将与毓京冯氏子冯元厚定亲,邀请苏梅至毓京观礼。苏梅虽然惊讶苏进安在被苏桂母子拒绝后动作之快,但这毕竟是山庄外的事。她就算恢复了苏家人身份,可这种事她向来不甚关注。以厚礼贺姨甥女定亲大喜,这是苏梅作为苏家人仅能做的。

    梦楠、随柳等都出去喝喜酒了,研磨的工作就落到周妈妈身上。周妈妈见苏梅所附的礼单上密密麻麻全是字,不禁道:“这冯公子是何来历?夫人您要送这么多礼。”

    苏梅一边填满礼单一边道:“冯公子什么来历我不清楚。不过在复苏姓这件事情上,伯爷尽心又出力,值得我出这份礼单。来,把喜册给我。”

    周妈妈将贴着大红“囍”字的烫金边喜册递给苏梅,由苏梅将礼单小心翼翼的装入册中。

    苏梅道:“妈妈,明日您把这册子交给阿贵叔,让他照册备礼,即日送往毓京‘永恩伯府’。这封信函,是我给伯爷的回信,让阿贵叔交予伯府何管家即可。”

    周妈妈双手接过喜册信函,点头称是。瞧见桌面空出位置,周妈妈赶忙把高脚几案上的炖盅端过来,让苏梅趁热吃下。

    苏梅看了看漏壶时刻,念叨着如蔚该回来了。

    周妈妈瞧着时候差不多了,便打算去厨房为苏梅准备晚饭。刚走出明间,门房丫头小静来报——有客到。

    今日“遗世山庄”的访客是雍州苏府的李管事。

    周妈妈面上难掩高兴,热情地邀请李管事进庄。

    苏梅见到李管事也颇为高兴,主动关心了一番苏赞的身体。李管事向苏梅传达了来自苏赞的问候,并奉上入冬节礼,同时还带来一份口头邀请——十一月十三乃苏府三姑娘如茹的三周岁生辰,苏赞希望苏梅能带如蔚来苏府吃一顿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