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酉时初,暮色降临。

    雨幕中有一支庞大的队伍,正拖家带口的行走着。

    庆城,守城门的士兵们发现了这支队伍,赶紧派人回城通知城主。

    “停!”

    苏国华举手示意后面的人停下,然后叫苏二柱去队伍中间找苏盛。

    苏大柱去队伍后面叫上另外两个村的村长到前面来商议。

    苏盛放下板车,跟着苏二柱来到村长家旁边。

    “盛子,这咱们到庆城外了,进不进城啊?”苏国华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问道。

    苏盛打量了一下城门外这片空地后决定“村长叔,咱不进城,咱先呆在外边这些往年城里施粥的棚子里,过两日看城里情况怎样再上山。”

    庆城外,有一片搭了三四十个木棚子,是早年施粥和给修城门的长工住的。

    这片木棚子离城门远,离石头山也不近,前面是一片很空旷的地,已经废弃了几年,一直没拆除。

    苏盛也是考虑到这个,才决定过来的,这两天下雨大家可以躲躲雨,各家各户也都带了油布棉被,棉衣可以保暖,生火是不行了。

    等后日的地龙翻身过去后,大后日一早再叫大家上石头山躲避洪水。

    “咱们现在不上石头山吗?”小河村的吴村长疑惑道。

    躲避洪水不是应该尽快往高处去吗?为啥要逗留两日在城外?众人表示不解。

    “雨太大了,这会山上也不安全,也没那么多山洞给咱们住,咱先在这边扎营等两日,雨若是再漫上来的话,咱就上山,沛河离庆城不近,一时半会不会出事。”

    苏盛总不能告诉大家他提前知道了会地龙翻身吧?所以只能这么说,打消众人的疑虑。

    “行,那就听盛子的,正好这些废弃的棚子咱们还能休息一下。”

    谈妥后,三位村长就去安排人住棚子了。

    棚子优先给了老人小孩和妇孺。

    而青壮年则是重新搭了些支架油布做的临时棚子。

    毕竟天气冷,体弱人群容易生病,青壮年要好点。

    城外的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而此时的城主府内,一名身着锦衣华服,长相威严的中年男子正在听着手下士兵的汇报。

    “对方一共有多少人?”中年男子喝了口茶问道。

    士兵弯腰拱手回答道:“回大人,目测有好几百人!都是村民打扮。”

    中年男子没有出声,低头皱眉思索着。

    沉默了好一会,吩咐道:“你带着人,去找他们领头的人打听一下再来回我。”

    “是!小的先告退了。”

    中年男子摆了摆手,士兵领命出去了。

    中年男子是庆城的城主,姓郑名逢源,今年三十五岁。

    郑逢源左思右想,还是想不通这大批村民的来意。

    他是三年前在自己的岳父疏通下才来到这庆城上任的。

    庆城虽只是个偏远小城,但是位于这雨水充足的南边,物资却很是富裕。